鹽堿地主要分布在平羅縣西大灘前進農場、渠口鄉(xiāng)和寶豐鎮(zhèn)等片區(qū)[36]。西大灘鹽堿地成因主要如下:從氣候條件來看,蒸發(fā)強度大、降水分布多集中在7—9月,年內分配不均,土壤長期不斷在雨季脫鹽、旱季積鹽,并且土壤鹽分以堿性鈉鹽為主,容易堿化;從地形條件來看,西大灘以前為賀蘭山洪積扇下的大型古湖泊[38],地形普遍平緩低洼,海拔為1077~1122m,地下水側向流動緩慢,年均地下水埋深為m、礦化度<3g/L[37],富含堿性鈉鹽的礦質地下水更易隨地下水蒸發(fā)不斷向地表匯聚;從土壤特性來看,西大灘土壤類型主要為白僵土、紅黏土和新積土,白僵土土質黏重且堿化程度高,土壤理化性質不良且微生物活動微弱,土壤透水性差導致排水困難,土壤鹽分含量約為~g/kg,pH值約為~,堿化度約為15%~60%、鹽分類型主要有氯化鈉、硫酸鈉和碳酸鈉[39];從地下水位條件來看,地下水埋深受灌溉洗鹽、地下水明溝和暗管排水工程影響,地下水埋深范圍在~m,平均地下水埋深在m左右,土壤水鹽運動緩慢,但整體向表層運移[40];從灌排系統(tǒng)角度來看,田間排水溝大多在~m,接近地下水位,排水工程中水流攜帶的黏性土壤易導致排水溝淤積,失去排水排鹽效果[41]。加強土壤修復人才培養(yǎng),提升技術創(chuàng)新能力。固原土壤修復菌劑哪家好
改善田間環(huán)境,消耗土壤鈉離子持續(xù)產酸改善作物生長環(huán)境,改善土壤理化性狀。(5)配合旋耕、泡田、灌水、拖平等工程措施,加強土壤改良效果。使用物理改良劑(載鈣控鹽劑)可代換鹽堿土壤膠體上的鈉離子,降低土壤交換性鈉離子的含量,從而降低土壤堿化度。本項目使用化學改良劑主要有調酸劑、控鹽劑、松土增氧劑、生物嗜鹽產酸菌劑套餐綜合改良劑。3.生物工程措施可通過植樹造林、種植水稻等生物工程輔助鹽堿地土壤改良。種植水稻可減緩土壤水分蒸發(fā),能抑制鹽分上升外溢,還能改善田間小氣候,降低地下水水位。4.改善土壤有機質增施高效腐殖酸發(fā)酵有機肥,可提升土壤有機質含量,增加土壤團粒結構,促進土壤團粒結構盡快形成,達到改良土壤的目的。5.培植水稻抗逆性土壤是一個綜合有機體,對土壤的改良必須實行可行的技術方案,綜合措施能有效地改善鹽堿地鹽漬化程度、降低鹽堿地土壤酸堿度,降低土壤鹽離子(鈉離子)危害,增加土壤透氣性和土壤含氧量,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促進土壤團粒結構形成。固原土壤修復菌劑哪家好引入循環(huán)經濟理念,實現土壤修復與資源利用的有機結合。
在農村,我們經常會聽到鹽堿地這個名詞,一提到鹽堿地,大家首先會想到的就是莊稼產量不高!那究竟什么是鹽堿地?為什么鹽堿地里面種植的作物沒有高產呢?“今”天,我就帶大家了解一下!一、什么是鹽堿土?鹽堿土是指鹽土和堿土的統(tǒng)稱,是指含鹽量。對作物的正常生長有害的土壤就是鹽堿土、鹽漬土,就是我們所說的鹽堿地。(1)什么是鹽土?鹽土是指土壤中可溶鹽含量達到對作物生長有“顯”著危害的程度的土類。(2)什么是堿土?堿土指含有危害植物生長和改變土壤性質的多量交換性鈉,又稱鈉質土。二、什么是鹽化過程和堿化過程?它們之間有什么關系?(1)鹽化過程土體中各種易溶性鹽類在土壤表層積聚的過程。(2)堿化過程土壤膠體上吸持較多交換性鈉,使土壤呈堿性反應,并引起土壤物理性質惡化的過程。(3)鹽化與堿化伴隨進行。先發(fā)生鹽化過程,產生交換性鈉,從而產生堿化,即堿化和鹽化是相互交替進行的。三、氣候、地形、母質、水文地質條件和生物因素對土壤鹽漬化有什么影響?氣候除海濱地區(qū)以外,鹽漬土分布區(qū)的氣候多為干旱或半干旱氣候,降水量小,蒸發(fā)量大,年降水量不足以淋洗掉土壤表層累積的鹽分。。
推廣稻田養(yǎng)漁、蟹等模式。石偉等于賀蘭縣常信鄉(xiāng)開展低洼鹽堿地稻漁共作試驗,研究發(fā)現從出苗期到齊穗期,稻漁共作模式比單作水稻土壤的pH值降低、作物產量提高。馬秀玲[97]也指出稻漁種養(yǎng)模式可充分利用稻田資源,效益明顯。3分區(qū)現狀治理措施存在的限制及建議根據對紅寺堡區(qū)、平羅縣西大灘、平羅縣渠口鄉(xiāng)、惠農區(qū)、興慶區(qū)以及賀蘭縣等6個典型區(qū)的分析,可以總結各個區(qū)域的鹽堿地特殊成因或特色,治理重點和迫切方向主要包括紅寺堡區(qū)障礙土層鹽堿地排水排鹽和產能提升、西大灘堿化鹽堿地治堿控鹽和產能提升、平羅縣插花鹽漬地節(jié)水抑鹽和精“準”種植、惠農河水頂托次生鹽漬地排水控鹽和產能提升、興慶區(qū)沙質鹽堿地保水保肥控鹽和產能提升以及賀蘭縣低洼內排鹽漬地和河水頂托鹽漬地治理。吳忠市紅寺堡區(qū)障礙土層鹽堿地破土排鹽近年來,隨著紅寺堡區(qū)揚黃灌溉工程的修建,次生鹽堿地出現并逐漸加重,現有治理措施大多集中在灌溉管理,其他措施較少,同時現有灌排工程的設計忽略了紅寺堡區(qū)障礙土層的影響,導致許多工程發(fā)揮不了應有作用,提出了以下研究和治理建議:從灌排管理角度來看,為應對灌區(qū)水資源不足、缺少足夠的水量來淋洗鹽分的局面。加強土壤污染治理,保護農田生態(tài)環(huán)境。
淋洗效率越高。王旭等[65]通過布設90~120cm的暗溝,并回填礫石,通過打破西大灘試驗區(qū)60~70cm處的黏土層,打破毛細管的連續(xù)性,增強灌溉水淋洗效率并抑制了平均地下水埋深為m處的返鹽,試驗結果顯示礫石暗溝能夠有效提高土壤滲透能力,保持脫鹽狀態(tài),暗溝間距3m、礫石層厚度35cm處理下0~40cm土層堿化度可第1年減少。黃亞捷等[66]基于模型分析了現狀灌排條件下未來10a西大灘耕地土壤鹽分變化,指出現狀常規(guī)灌溉條件下會導致地下水埋深變小,積鹽程度變高,應在合理范圍內減少灌溉量,但仍需保證洗鹽的灌溉,同時在排水方面,須合理設計排水溝深度,以實現土壤鹽分降低并避免排水溝的干排鹽作用。2)其他治理措施從物理調控角度來看,主要采用了地膜秸稈復合覆蓋、平整土地、深耕深松等措施,呂雯等在白僵土中采用地膜秸稈復合覆蓋措施下種植油葵,使得降水利用效率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提高了,表明地膜秸稈復合覆蓋條件下可以有效減少土壤毛管水無效蒸發(fā),降低土壤含鹽量,有利于保持良好的耕層土壤結構,且有利于利用降水充分向下淋洗耕層改良過程置換出的鹽分。從化學調理角度來看,對于西大灘白僵土改良來說,化學改良劑不可或缺。加強土壤監(jiān)測,及時發(fā)現并治理鹽堿化。固原土壤修復菌劑哪家好
推廣秸稈還田,增加土壤有機質。固原土壤修復菌劑哪家好
鹽堿土的形成原因各種鹽堿土都是在一定的自然條件下形成的,其形成的實質主要是各種易溶性鹽類在地面作水平方向與垂直方向的重新分配,從而使鹽分在集鹽地區(qū)的土壤表層逐漸積聚起來。影響鹽堿土形成的主要因素有:1、氣候條件夏季雨水多而集中,大量可溶性鹽隨水滲到下層或流走,這就是“脫鹽”季節(jié);春季地表水分蒸發(fā)強烈,地下水中的鹽分隨毛管水上升而聚集在土壤表層,這是主要的“返鹽”季節(jié)。2、耕作管理的不當有些地方澆水時大水漫灌,或低洼地區(qū)只灌不排,以致地下水位很快上升而積鹽,使原來的好地變成了鹽堿地。為防止次生鹽漬化,水利設施要排灌配套,嚴禁大水漫灌,灌水后要及時耕鋤。3、土壤質地和地下水質地粗細可影響土壤毛管水運動的速度與高度。地下水影響土壤鹽堿的關鍵問題是地下水位的高低及地下水礦化度的大小,地下水位高,礦化度大,容易積鹽。4、地理條件地形部位高低對鹽堿土的形成影響很大,地形高低直接影響地表水和地下水的運動,也就與鹽分的移動和積聚有密切關系,從大地形看,水溶性鹽隨水從高處向低處移動,在低洼地帶積聚。5、河流和海水的影響河流及渠道兩旁的土地,因河水側滲而使地下水位抬高,促使積鹽。沿海地區(qū)因海水浸漬。固原土壤修復菌劑哪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