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區(qū)初中政史地,在課堂上,有的老師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用所學到的知識和方法來分析、解釋;有的老師開展跨學科單元教學設計,鼓勵學生把不同學科中學到的知識、理解、技能和態(tài)度整合在一起,親歷問題的解決過程,讓學生像科學家一樣研究、像藝術家一樣創(chuàng)作、像演說家一樣表達。
“十要十不”明確:要合理設置作業(yè)量,不得超量或減量布置作業(yè),小學一年級不得布置書面作業(yè),初中政史地生學科周一至周不得布置書面作業(yè);要精選作業(yè)內容,如有需要由學校打印,不得選擇整張試卷或整本教輔資料作為作業(yè),不得讓家長或變相由家長打印作業(yè);不得只布置,不批改,或者進行應付性批改;不得出現只有學生自評或互評,或者要求家長代批閱作業(yè)的現象;綜合實踐類作業(yè)要符合學生年齡特征,能由學生獨立完成,不得讓家長代替完成。此外,當地教育局還明確規(guī)定,對于違反相關規(guī)定的,一經查實,直接計入對學校的綜合督導評價,情節(jié)嚴重的,對相關學校和教師一票否優(yōu)。要求家長批改作業(yè)實行“每周一日無作業(yè)”制度日前,山西省太原市教育局出臺《關于進一步做好中小學生減負工作的實施意見》,明確提出了義務教育學校嚴禁要求家長批改作業(yè),引發(fā)網友熱議,相關話題沖上熱搜。
預習冊、小節(jié)。有余力的且有意向參加化學奧賽的同學預習物質的量、離子反應、氧化還原反應,并能完成相關習題。真正地理解并記憶初中生物較大的知識點,而不是為了結業(yè) 考試的死記硬背。自主預習生物冊前章。有余力的且有意向參加生物奧賽的同學可以自主通覽高中生物課本。并且買一本陳閱增的《普通生物學》看前兩篇。摘要:基礎教育,關鍵是“基礎”字,就如同18歲以前的人,我們稱之未成年人,他的營養(yǎng)要全面,這樣孩子以后發(fā)育發(fā)展才有堅實的物質基礎,所以政史地的學習,是必須的。別隨便說孩子就不喜歡背副科,大概是家長老師重視程度和認識的問題吧。
選考地理學科層次呈長方型:各個層次選考地理的學生都比較多。不少縣域一級重高和普通學校、薄弱學校選考地理人數達到70%以上。由于選考基數龐大,縣域一級重高學生賦高分的概率還是很大的。各地高中選科人數趨勢分析(根據以往經驗分析所得,僅供參考)如杭、鎮(zhèn)海、學軍、溫州中學、金一中等,選考物理學生基本不會變化,依然很多;選考化學學生會有小幅回升;選考生物學生會有小幅下降(頂尖考生必然是理化生選科組合);選考技術會有上升。政史地學科基本穩(wěn)定,小幅下降也是可能的。
買了近年的模擬題,剪剪貼貼,習題本越來越厚,摸起來特別有成就感。政史地的筆記也理了好幾個版本,從涵蓋書本所有的點到細節(jié),從易錯點到答題模版,從按課整理到按通史整理。數學每天刷一套卷子,做題越來越冷靜,不會做的題型越來越少。到高結束,我大概已經把歷史書背了遍了。在腦海里都可以把整本書復印下來的程度。遍高中為了背歷史,把6本歷史書,前前后后抄了遍(不是死抄,我把每個知識點按照我自己理解的脈絡抄在本子上,比如按中國線和世界線,或者人物線,或者時間線)?;久看魏罴?,我就窩在家里,每天抄幾個小時的書,高快考試的時候還對著考綱完整地默了一遍。那個時候,不管老師講的多偏僻,我基本都能準確報出在書上哪里,全班。
②省內市級重高或一流縣級重高如效實中學、湖州中學、衢州中、余姚中學、慈溪中學、瑞安中學、蕭山中學、富陽中學等等,選考物理學生還會上升,;選考化學學生會有大幅回升;生物、信息學競賽強的學校,選考生物、技術的考生會繼續(xù)保持一定人數。這一類學校,“物化生”或者“物化技”組合肯定是多數考生的組合。選考政史地的考生會有所回落,尤其是歷史學科。③縣域一級重高(當地好高中,但算不上省內一流縣中)好的前100名考生,估計70%-80%會選物化組合,這也是符合學校需求和高校招生實際的;選考化學人數肯定會上升;生物會下降;政治、地理、技術選考人數會保持穩(wěn)定,甚至略有上升;歷史學科會有小幅下降。